140-150(13/64)
说起来。
今年本地棉花不贵,兔毛不贵。
加上羊肉,兔肉价格都比往年低,偏偏粮食还丰收了。
现在再多了奖金,今年过年,肯定能采购更多年货吧?
这不仅仅是奖金,更是他们辛苦一年的慰藉!
看着同僚们的表情,户司主事只能答应。
不就是给大家发奖金吗。
那就发!
辛苦一年,都要有点奖励!
消息随着差役口口相传,很快传遍整个昌河州。
岐州那边自然也没忘,同样带了他们。
而今年昌河州跟岐州的冬日扶济,同样如期举行。
以前的昌河州穷,就不说什么了。
现在有了银钱,若不照顾老人小孩,那挣钱干嘛啊。
不少人忽然意识到,纪大人带着他们拼命做事到底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本地百姓,本地官吏,既有盼头,也有好日子。
他自漳兴二年过来。
如今漳兴四年年底,总算把别人口中穷苦寒冷的昌河州改造成如今的模样。
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屋里烧着火炕,出门穿着兔毛棉衣,厨房里放着堪称便宜的羊肉兔肉。
这样的冬日跟往年比起来,太不一样了。
同样都是过日子,如今的日子,可比之前好太多。
怪不得他们昌河州越来越热闹,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之前带上广宁卫,也不过三十五万人,如今已经四三十万了。
这种增速,放眼平临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说起广宁卫,纪楚他们又清点了一批物资,赶着早就预留的一万多头羊送到卫所。
昌河州的和平离不开他们,今年秋收顺利,更是跟他们息息相关。
纪楚又怎么会把他们忘了。
眼看大雪已至。
这种冷的天气,大家在卫所吃羊肉,烤烤火,岂不美哉?
冬日里打仗是折磨。
但冬日里吃锅子,那是妥妥的享受!
纪楚也会为这样的享受,继续努力。
现在的昌河州很繁华吗?
也没有吧。
还有隔壁的岐州,全都百废待兴呢。
明年的昌河岐州,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内地百姓了。
才四十三万人的昌河州,人口并不算多,这里足以容纳更多百姓!
第143章
平临国, 漳兴四年。
十月二十。
从昌河州回到淮州的一队人马,终于松口气。
去的时候,拉着满车的货物。
回来的时候, 赶着大批牛羊。
又为了赶时间,路上只能快点走。
其中一个叫刘新春的小伙计一直没说话, 东家以为他是累的, 开口道:“放心吧,马上就到家了, 好好放你们三天假。”
三天?
这话一出,周围伙计们瞬间傻眼。
从八月初到现在, 三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马不停蹄地走。
在昌河州有多忙,运这些牛羊有多累,东家都看在眼里的啊。
“不是说,让我们休息八天吗,连着三个多月不休息, 这只休息三日?东家, 不合适吧。”
眼看已经到老家了, 东家冷着脸道:“给你们加了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