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正文完(4/53)
。中央科委会没想到科研基地在短时间内能交出这么完美的答卷,真是让中国在国际上狠狠扬眉吐气了一把。
说我们不行?
那就让你们看看,到底行不行!
老一辈的科学家甚至老泪纵横起来,科技兴国有望,他们老怀大慰啊!
科研基地的期刊一经发售,瞬间被抢空,其中有一部分是这些国外科学家们接到跨国电话,让他们寄去国外的。
原本姜沅在建议开创科研基地自己的期刊时,有考虑过要不要只以中文发表论文,但是不管是从语言影响力还是基地成员来自各个国家这几点,都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是国际科研基地,就不能只用中文发表,而且功劳也不属于某个人的,而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没资格这样做。
所以经过慎重决定,最终还是以多语言方式发表,同时也是为了打开国际科研基地论文期刊在国外的市场以及影响力。
她相信,终有一天,国际科研基地推行的期刊将不会逊色国外的主流科学期刊。
奥莱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向来是第一时间收集世界各地各个研究所和实验基地的期刊,在看到这些研究成果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新鲜血液,也是专业领域内的天才后辈。
他们有理想抱负也有对科研事业的一腔热忱,他们敬畏科学,但同时也具有创新精神。
未来,他们也将成为科研领域的领航人。
看到论文署名最前面的名字,物理实验室的老莱德苦笑道:“我有些后悔让姜回国了。”
霍夫曼对此不置一词,只有发自内心的骄傲以及对姜沅还有卢卡斯这两位得意门生的喜爱。
姜沅留在美国与否,霍夫曼教授都不在意。
只是庆幸自己当初放下了傲慢与偏见,衷心接纳了这位顶级天才。
七月初,就是奥莱斯大学新的毕业季。
在这次校会上,老校长提起姜沅的名字,鼓励在座的学生——
“不久前,我站在这里,亲自为一位来自古老东方大国的学生拨穗,并且恳切希望她架起东西方文化学术友好沟通的桥梁,推动世界各国在科研领域携手共进,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她已经做到了。”
“这位物理学院的姜,没有辜负母校对她的期望,成为了我们奥莱斯大学的骄傲。”
“她是我们奥莱斯大学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非本国籍杰出校友。”
看着台下比以前更多的华人面孔,金发碧眼的老校长露出微笑:“希望你们能像姜一样,在
专业领域大放光彩,将学术旗帜插在世界科研的每一处高地。”
台下掌声如同雷鸣,不少华人学生就是因为姜沅才报考奥莱斯大学的。
因为他们知道,姜沅早已用她的实力,打破了学校以及实验室长久以来的偏见,在这里替他们闯出了一条路。
而在国内的姜沅,不仅得到了国外好友的祝贺,还有伯纳赫给她写的信。
里面是对她和国际团队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有对她个人的夸赞以及殷切期盼。
姜沅看着这封信,嘴角却不自觉弯了起来。
不用她多说什么,从猎隼-200的出现,伯纳赫博士就已经猜到了燕珩还活着。
哪里会有老师认不出来,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学生的手笔。
姜沅从信件里伯纳赫博士欢快的语气中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