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36)
第111章一刻钟后,检验科外围的等候区,坐着消化内科、皮肤科医生和邵院长。
检验科的窗口里,检验士乔雅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出诊带回的两大盒血样,还有大早赶到方沙城求医的平民百姓。
恍忽间, 检验科又回到了穿越前的繁忙日常, 不停叫号抽血和取样化验。
医院没网的时候,乔雅已经习惯医生们伸长脖子等报告的样子, 然而, 今天还要面对等报告的邵院长, 还是压力山大。
四十五分钟后, 报告终于有了结果,消化内科和皮肤科医生们飞快地看完报告后若有所思。
候在一旁的妙音赶紧过去行礼,特别恭敬地问:“医师,是疫病么?”
两位医生互看一眼, 拿起手机摇人。
一刻钟后,多媒体会议室的大门打开, 中医科秦主任、皮肤科医生、消化内科医生、检验科钱主任……一群人鱼贯而入, 跟在最后的是妙音、大长公主和魏璋。
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邵院长旁听。
投影上是检验各项的综合分析, 各科医生的意见,以及中医科秦主任与郑院使的语音聊天详情,最终认定, 国都城八十四人的大宅子并未发生时疫。
发热的三人也只是感染风寒。
妙音和大长公主听完结论,着实长舒一口气,却在瞬间感觉到气氛不对,医师们的神色都不像没事的样子。
魏璋拿出手机发出视频聊天邀请, 于是,景佑帝在国都城也能参加这次会议。
景佑帝一出现,立刻向医生们点头致意:“感谢飞来医馆深夜出诊,礼物已经出城门,夜暮时分就能送达。”
邵院长点头示意:“陛下,客气。”
医生们有些惊讶才几天不见,眼眸深沉、气宇轩昂的景佑帝似乎与赵鸿完全剥离,与在医院睡门诊大厅时判若两人。
景佑帝脸上隐约有些喜色:“不是时疫就再好不过,孤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都会抓挠双臂?”
正在这时,心理门诊的莫然医生站起来:“陛下,如果一个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或处于可怕又极端的环境,可能出现群体癔病。”
“群体癔病?”景佑帝困惑地侧转脸庞,看向郑院使。
莫然继续解释:
“比如,这么多人里,有人因为高热出红疹可以暂时离开那个环境,不再担惊受怕,其他人就非常有可能模仿这种情形,让自己有更多机会离开。”
“这就是群体癔症产生的基础,这座大宅的人突发也并不是偶然,据我们了解,这家人在前几日被愤怒百姓砸门投掷污物入内……”
“昨日还有各种咒骂,他们熟知律令,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心理防线就崩溃了……”
“陛下,这些是我们的结论。”莫然说完就坐下了。
在现代社会的实际病例中,群体癔病多发于青少年,没想到大郸可以全年龄段发作。
景佑帝与郑院使说了些悄悄话,又看向莫然:“所以,他们装病?”
“可以这么说。”莫然点头。
景佑帝微一点头:“了解。”
消化内科廖医生却站起来补充:“陛下,是这样,我们综合分析了所有大郸病人的检验数据,发现得寄生虫的病人非常非常多。”
“寄生虫?”景佑帝有些困惑。
“是的,陛下请看。”廖医生放了一部寄生虫病的科教宣传片,时长三十分钟,详细讲述了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中间宿主、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