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5(5/14)
紧,重要的是圣人怎么想。”瑶光便问:“那你以为,圣人又是怎么想的?”
佩瑜给妹妹递了杯茶,蹙眉道:“不管圣人是怎么想的,你以后都别再随意揣摩圣意。俗话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靠着揣摩生意往上爬,早晚得翻车。”
她还是倾向于把心思都放在正事上,只要把本职做好了,日后自然能担当重任。
佩瑶明白姐姐的意思,也知道她都是为自己好。可有些事情,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且往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机会接触朝政了。不把时间花在揣摩圣意上,岂不是要无聊死?
她对姐姐笑了笑,和父母说起了圣人的心思。
“既得利益者占据了大量生态位,我们这股新兴势力则有圣人暗中扶持。此时双方正处于僵持阶段,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都怕被对方钻了空子。
也正是因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也都以为对方不会妄动,才是先发制人的最好时机。圣人就是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双方的准备时间都是一样的,我方觉得没准备好时,对方也一定没准备好。真等我方觉得时机成熟了,那对方也已经准备了全套的应对执法。
到那个时候,就算侥幸能赢,损失也会更加惨重。
瑶光听明白了,也气笑了。
“那时候大家都准备好了,较量起来损失惨重。这时候大家都没准备好,就算输了也,只损失你们两个。是吗?”
佩瑶闭嘴了,对母亲露出讨好的笑。
景阳脸色阴沉,猛然把茶盏放下,起身道:“我进宫一趟。”
“八郎。”瑶光拽住了他的手,劝道,“事已至此,你进宫也于事无补。”
“是呀爹。”佩瑶也跟着劝,“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定局了。”
佩瑜道:“以皇伯父的为人,就算咱们不说,他也不会忘了妹妹的功劳。而且咱们越是不说,他就越是能记住妹妹的委屈。”
景阳深吸了一口气,对佩瑶道:“只希望你真能耐得住寂寞。”
官场失意的苦,不是那么好熬的。
特别是看着曾经同一起点、甚至起点比自己更低的人步步高升,个个都赶到自己前面去。那种感觉,更是无比煎熬。
佩瑶笑道:“从小爹娘就教导女儿,该是我的东西谁也抢不走,不该是我的惦记也没用。女儿铭记于心。”
=====
后续很快就出来了,反对
最激烈的那几位,被以关翰林为首的言官弹劾,而且证据确凿,革职的革职、贬官的贬官,堪称凄凄惨惨。
最后,女子参加科举的事,在圣人的强硬态度下顺利通过了。
不过,反对派也不是毫无所获。
皇太后颁下懿旨,加封晋王长女怀懿郡主为怀懿公主,享食邑一千户。同为晋王之女的怀嘉郡主,却无人问津。
想到曾经的传言,原本禁王的两个女儿都是要加封公主的。如今却只封了长女,想来那怀嘉郡主前程有限了。
或许是为了验证百官的猜想,怀嘉郡主的四个伴读陆陆续续都入了朝,甚至连她身边的宫女都在礼部谋了个书吏的职位,怀嘉郡主却仍旧在尚书房读书。
又过了半个月,关翰林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圣人挽留了两次,终究是准了这位老臣所请。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众人都明白,怀嘉郡主和关翰林,就是圣人推出来平息众怒的。
曾经那些反对的人有了台阶,对女子参加科举的事,也就不那么排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