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3(8/19)
灾区下雨的事,急急忙忙跑到勤政殿。按理说,宫中不允许这样跑的,可这次特殊,皇上肯定不计较,只是兴奋道:“太好了,久旱逢甘霖,终于下雨了。”
“是啊,真是老天爷开眼,终于下了雨。”
“只这一场雨,就能缓解旱情。”
“就是不知道雨有多大,范围又有多广。”
还好,纪楚他们很快又送来文书。
受灾的十二个州府,全部送来各地情形,把下雨的范围写得清清楚楚。
皇上一封封奏章看着,脸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
官员们同样一封封接着看,有些人还看到自己家乡情况,忍不住松口气。
太好了。
都在下雨,这场雨的范围之广,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
原本愁眉苦脸的官员们,顿时喜笑颜开。
虽说远隔千里,但赈灾筹款调粮,跟整个平临国都息息相关。
尤其是户部尚书,赈灾压力一直极大,这雨一来,终于能松口气。
其中几个官员,老家也在灾区内,他们家被纪楚薛明成逼着捐粮,每日施粥送出去的粮食,让每个人都心疼。
皇上自然也高兴。
毕竟旱情如此之大,难免有人说这是天灾,是皇上无德云云。
总之这对心理生理乃至钱袋,都是极大的考验。
稍有不慎,足以造成平临国动荡。
回头再看,这场持续大半年的旱情,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考验。
还好,他们都挺过来了。
只是无论国库,还是各地屯粮,甚至皇上私库,都损失颇重。
现在看着一封封奏章,就知道这场灾祸终于过去。
许义许阁老看了纪楚跟薛明成的奏章,笑着道:“他们两个还非常谨慎,已经在准备灾后重建了。”
皇上也点头:“前期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能在最后阶段差事。”
收尾之事要做好啊,否则前面花大力气赈灾,也是前功尽弃。
皇上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奏章,各地知州知府极尽夸赞,说各地百姓都感谢皇上赈灾,感念皇上恩德云云。
文人若是想夸人,还是举人进士们想夸人,轻轻松松就能把人捧到天上去。
就算是自己不会写,下面总会厉害的书吏师爷,此刻不就派上用场了。
知州知府们还得了纪楚的暗示,这一封封奏章,就差把皇上马屁拍到天边。
当然,还有朝廷官员做的努力,以及各地大户们的捐钱捐粮等等。
这哪里是奏章,分明是表扬信,把大家夸得通体舒泰。
中心思想就是,没有皇上,没有朝廷官员,没有户部大人们的努力,还有各地大户慷慨解囊。
这场灾情只会更加严重。
所以我们中原十二州府的百姓官员,都感谢你们,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其实这话并不算夸张。
毕竟中间虽有波澜,但只要不把百姓饿着,那就算成功。
户部尚书看着下面的夸赞,嘴上虽然不说,可嘴角已经扬起来了。
大家能不知道,这是纪楚跟薛明成故意为之吗?
可就算是知道,谁不愿意听人夸赞啊。
皇上最后开口:“纪楚说是没错,十二州府肯定没有粮食种子,能卖的农具器物,应该都卖了。”
“许多地方的河堤也需要再次加固,以防雨水太多,再有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