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3(11/19)
让皇上还是很满意的,等到纪楚他们回来时,态度更是格外不错。这次旱情严重,但好在处置得当,没有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甚至帮忙解决许多弊病,皇上自然看在眼里。
再说,如今朝廷内外对他的赞扬,更是溢于言表。
经过这件事,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皇位是否得当,毕竟换个人过来,不可能把这场天灾处置得如此完备。
皇上看着纪楚跟薛明成,难免想到自己还未登基那一年,这一晃,都五六年过去了。
有这样的臣子,还真是省心。
至于他们带来的范家罪证,更能让他好好出一口恶气。
四处造谣他地位不正,还霸占着江南大部分税收,全都充作自家私产。
他皇兄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不行。
处理范家,甚至能侧面证明死了的太子,也不是什么都好。
总不能因为人死了,就觉得那位当皇帝,一定比自己当得好吧。
不论是朝廷国库,还是他自己的私库,都急需补充。
抄了这些人的家,户部尚书就不用担心国库空虚了。
这也正是纪楚早早跟皇上商议的结果。
问百姓要那三瓜两枣,实在太慢。
一个是海运的税收跟买卖的收入。
还有就是这些江南敛财大户的赃款,可比灾后的税收多多了。
放在之前,范家也好,季家,安家都不好动。
可现在不同。
皇上的威望在平临国达到顶峰,他要动谁,都是一句话的事。
范家估计还不知道,他们家岂止有灭顶之灾。
可这又能怪得了谁,还不是自己的问题。
他们大肆敛财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天,土地兼并那样更严重,逼得百姓们背井离乡,怎么没想到这么一天。
靠着前太子妃娘家的身份,他们作恶太久了。
对范家的处置,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毕竟灾情的事就在眼前,而且罪证却是确凿,阻挠救灾,谁听都觉得不可饶恕。
先太子的人怎么了,就算先太子自己在这,难道就能放过他?
纪楚跟薛明成这好好休息几日,从三月初到七月中旬,他们几乎一刻不停。
这期间,还有不少官员登门拜访,皆被两人婉拒了。
没办法。
真的太累了啊!
钦差一行人,都是连着睡了好几日,这才缓过来。
一直到审查工业作坊园的几位大人也回到京城,他们两个才出门应酬。
现在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这两队人马打得配合有多妙。
听说最后阶段,各家抢着送粮,就是为了延长审查的时间。
因为那些作坊老板们发现,过了审查的作坊园,效率确实增加了。
人家不是故意找茬,而是促进大家生产。
不管景大人还是刘大人,指点都很到位。
这些指点肯定要收费的,费用也不是人家拿,就是给灾区捐粮。
这般做法,谁又能指摘什么。
一心为百姓,一心为平临国,只会让其他人自惭形秽。
不过很多人多了另一个疑问。
那就是审查队伍里的周大人,您跟纪楚纪大人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啊。
你们的关系,跟传闻中一样恶劣吗?
还是说,大家想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