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6/64)
来越少了。昌河州的人虽然少了些,可大家还有事要忙。
棉花丰收了,肯定要做棉衣。
去年各家都能种上小半亩的棉花,小半亩都能收快二百斤的棉绒。
即使本地的棉衣棉被需要棉花更多,那也能做至少十几套衣裳,足够穿了的。
加上前段时间做牛羊买卖的帮工,卖山货,卖渔获,卖珍珠。
只要不是格外懒的,多多少少都能攒点钱,还能趁前段时间货物便宜,扯些新旧布。
几件事合起来,那不就能做棉衣了。
甚至有人吹嘘纪大人:“肯定是大人算好的,让咱们手底有银子,正好做棉衣。”
真的吗。
纪楚都不知道啊。
这只是顺势而为啊。
不管是不是,反正昌河州百姓真的得到实惠。
各家都在排队弹棉花做棉衣。
冬日里肯定很暖和。
纪楚听着下面人汇报,自己也出去看了,意外发现另一件事。
回到家之后,娘子乐薇给女儿绵绵做的厚棉衣,正是外面的流行。
乐薇笑着道:“今年棉花丰收,家家都做棉衣。”
“最特别是今年兔毛很便宜,所以这棉衣领口袖口,再用兔毛镶边,看着极好看。”
不论男女老幼,都拿这个当流行。
领口袖口容易进风,用兔毛镶边刚刚好。
两岁四个月的绵绵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这会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兔毛棉衣,看着就喜欢!
纪楚挑眉抱起绵绵道:“这么喜欢兔毛衣服吗?”
说着,纪楚随手画了个现代的毛绒球球帽:“这个喜欢吗?”
喜欢!
正说着,追风小跑着进来,后面还跟着已经有了身孕的纪振媳妇儿白婵婵。
白婵婵看着都眼前一亮,明显想给肚子里的孩子也做一身。
看来昌河州又要有新流行了。
谁让今年的兔毛价格很合适。
这自然要归功于养殖场的大量繁殖。
今年年初那会,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开的养殖场,就已经有了盈利。
赚的银钱虽然不多,却是开了个开头。
养殖出来的兔皮大受欢迎,质量那是极好的。
眼看他们养成了,昌河州的养殖场也是遍地开花。
多数人第一次养,基本会选兔子,毕竟兔子养殖很成熟了。
养的人多了,不管外地价格如何,本地价格肯定降下来。
正好赶上棉衣的风潮,就有了棉衣领口袖口加兔毛的做法,不出意外的话,这很快会成为本地特色。
说起养殖。
昌河州的畜牧司,今年稍微低调了些。
主要是其他事情太多,掩盖了他们的“光芒”。
否则依靠他们做出来的成就,早就远近闻名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昌河州外来的作坊园老板伙计们离开,不少人就关注到畜牧司了。
只是让各家皮货老板们有些疑惑
武掌柜皮货王家的兔皮,不是很受欢迎吗。
为何还没人登门来买。
一直到九月二十,还是上次来买兔皮的货商过来收皮子。
这货商倒是大方,开口道:“没办法,你们这太远了,今年事情又多,大家都不愿意过来。”
“也就我家勉为其难,赶在下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