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2/83)
先把那些一看就糊弄的淘汰了。
再把布料不合适的淘汰的。
然后再看其中细节,以及布料针线的价格对比。
一连串动作下来,董千户已经完全不用动脑子了。
怪不得三少爷让他们直接找纪大人,事情交给他,真的太安心了啊。
而纪楚也拿到了薛明成寄过来的信。
里面证实他们一直以来的猜测。
去年冬天极为寒冷,广宁卫遭袭,若不是邓将军带兵奋力抵抗,城内肯定被劫掠一空。
他们广宁卫损伤三四千士兵,紧急向其他地方求援,也向朝廷禀告此事。
但那会正逢年节,说是皇上身体不好,一直在祭天地,没看到战报。
太子为了不让父皇再受打击,便私下处理,而且瞒着这事,等开春之后皇上身体好一些,才如实告知。
这也是朝野上下不知情的原因。
到现在,才逐渐有消息传出来,让众人知晓。
新学政人在钦天监,太子还找他们占卜过,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士。
那边说是部落之间争斗,而且天气愈发寒冷,渔猎收成都不好,故而南下劫掠。
有一就有二。
只怕今年还会有战事。
广宁卫那边也是吃了冬日严寒的亏,让董千户走这一趟,正是想补足这块短板。
薛明成更是道:“买棉衣的钱,应当就是太子拨下的,尽快去就好。”
纪楚叹口气。
猜测是一回事,被证实了又是一回事。
想来很快也不再是秘密,就怕闹得人心惶惶。
倘若这十万棉衣能如期送到,也能安一部分人的心吧。
信件收起来,纪楚再想其他,专心筹备棉衣才是正事。
沾桥县衙门从未做过这样复杂的差事,审核各家方案的时候,也是七嘴八舌的。
“这家好,这家可以晚点给尾款。”
“错了,晚点给尾款,那就说明要有定金,定金多少他们没写,鸡贼着呢。”
“那这家呢,免运费。”
“哪家不免?”
“他们呢,不仅免运费,还能提前交货。”
“看看他们货物的质量,是不是积压的旧货。”
傅康以及州城户司的书吏们,带着七八人连夜审核。
终于在五十多份方案里,选出三十份相对还行的,再从这三十份里挑出二十个出来。
筛掉一多半后,剩下的方案便颇有竞争力。
永锦府最大的丁家,马家自然在其中,给出的条件也确实不错,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两家会是沾桥县这片最大的供货商。
在这方面,纪楚倒是不担心的。
如果敢在这上面使绊子,那是真的不想干了,损失的也是自家的名声。
纪楚猜测,两家多半还抱着,先用货物交好,回头沾桥吃不下那么大的订单,再分给他们。
尤其是马家,这布料针线的价格,给得实在优惠。
而且这两家选择的布料也很类似,都是结实耐用,颜色低调的,非常适合做士兵的衣服。
如果只看这件事,纪楚还是很愿意合作的。
可惜薛明成还跟他说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永锦府那边,确实觉得纪楚打脸。
马家在那边屡次被奚落。
马家要是直接发作来找他麻烦,其实这事也好解决,可惜对方憋着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