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2/28)
其他任务。能当上局长, 陈平磊绝不是一意孤行的人, 他很擅长揣摩人心思,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有幸被他精准服务。
见赵小甜面有难色, 他主动问:“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想到赵小甜在老家的表现,他有点心疼,“我理解你在老家藏拙的心思, 我之前只以为你技术好,要不是那个姓苏的女同志闹, 我的桌面上还接不到你的详细资料,小甜,你放心,别的地方不敢保,在齐市,纺织这条线随便你搞,你看上哪个纺织厂都行,我调你过去!”
陈平磊给了最大的诚意,要不是看到徽省那边流通的细纱机实在出色,他也不可能下这么大决心。
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技术,只要技术好,什么都可以通融。
赵小甜能理解陈平磊的激动,可是她不行啊。自家事自己清楚,细纱机的改良方案,完全是她上辈子无意中得知的,很多原理她都不明白,要是真跑去纺织厂指手画脚,那才误人子弟呢。
见赵小甜犹豫,陈平磊鼓劲道:“小甜,不说别的,细纱机改良的想法,你确实超前,若你实在对纺织厂没兴趣,我也不强求,这细纱机的事,你考虑考虑。”
怕赵小甜不心动,他再次抛出诱饵,“过段时间就是端午节,后面还有国庆中秋,你们机器厂刚成立,我看你们平时都挺大方的,喜欢为工人谋福利,你难道没考虑节礼吗?”
“纺织厂别的不多,瑕疵布和瑕疵成衣可不少。”
赵小甜心里飞速打着算盘,陈平磊确实说到痒处了。
机器厂、修理厂包括培训班都成立有段时间了,再说农场要办学校,学校也有不少工人呢。农场的工资肯定不如城里,没道理福利一点都没有。
工人多数都是农场本地人,人本分,也没几个赚过工资,但要想马儿跑,总要给马儿草。
虽然随便发点加米脱粒的福利大家也很开心,但怎么能比得上几尺布,一件衣裳呢!
农场人长得高大,做一件衣服至少需要七尺布,身材高大些的,要十二尺哩!
农场每年每人只有六尺布票,根本不够一个人做一件衣裳的。即便够,也要有钱买布才能做。
如果给工人发布料做福利,怕是他们做梦都要笑醒。
可问题是,纺织厂这个便宜不好占。
她这三板斧,不知道能不能换这笔买卖。
别看她讲起拖拉机头头是道,那是上辈子攒下的经验,理论实践她都懂,不虚。纺织这块她虚啊,知道那点东西都贡献给老家的纺织厂了。
另外,她身上还兼任修理培训班老师的身份,也不能顾此失彼。
“陈局长,真不是我推辞,说实话,瑕疵布我眼馋,可我没把握拿出等价的东西。”
纺织厂又不会做慈善,不可能无缘无故给她瑕疵布。她手里有钱,但纺织厂也不敢把大量的瑕疵布卖给她,这路还是行不通。
陈平磊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这事也是县里纺织厂听说风声找到他头上,让他牵线搭桥的。
赵小甜的技术到底值多少钱,该换多少布料,这都是问题。
技术本来就是无价产品,兑换瑕疵布这么大的操作,一个失误,麻烦不断。
纺织厂那边也是病急乱投医,生产任务压在他们头上完不成,机器不工作,着实困难。想着赵小甜背靠农场和部队,这边人口风紧,或许可以请她来看看。
见赵小甜虽然嘴里拒绝,但神色有缓和余地,不像是完全没机会的样子,陈平磊笑道:“你个丫头,和我就别打机锋了,说吧,你有啥想法。”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