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3/25)
事交给手底下的人就行。工部的鲁澹月和通部的老县令收到黎大人下的令,先由通部规划高架路线,接着由工部进行建造动土。
本来鲁澹月的意思是先找个荒地,建段三十来米的高架试试水,老县令提议既然都要试,不如先把路线规划出来,试水的那部分高架建在规划好的路线上,通过后可以直接当做正式高架部分使用,这样能节约不少工期和成本。
能为黎大人省钱的事,鲁澹月听后当即同意,原本沉默寡言的人,一连夸了老县令三句。
老县令诧异望了眼鲁澹月,见后者脸上明显流露出喜色,一副比她自己捡到钱还要开心的样子,心底不由嗨了一声,这又是个疯狂的黎迷,而这样狂热的追随着在星光县并不少见,或者说是如过江之鲫多得不能再多。
就连刑部和户部的两位赵大人,他从前那位师爷,甚至就连他自己,都对黎大人抱有一份灼如烈日的期待,每每他想起来,都觉得自己是疯了,居然会将毕生的理想以及未来全押在另一个人身上。
可那是黎大人啊!
老县令眼中用处一抹狂热温度,他已看到黎大人,知道世道有另外的可能,自己是绝不可能回到从前,再看着十数万百姓活生生病死,老县令知道这条路走到底,不是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就是曝尸荒野死无全尸,可那又如何,他死不悔改。
六部当中已有五人是黎大人的死忠,剩下那一人……
老县令想到瞿平青,这位铁面将军一向情绪内敛,也不像是能不顾一切的样子,到底是统帅三军的将军,这样的人不冷静理智意气用事,老县令实在是想象不出来,所以他摸不准瞿平青的态度,可对方既然武功盖世,却依旧肯留在星光县听黎大人调遣,想来同样赞成黎大人的理念,和他们的区别可能只是没那么狂热而已。
这样也足够了。
新高架的路线规划并不难,其实沿用星光县现有道路便行,黎大人给出的要求是缓解地心之葵的堵塞问题,确保运来星光县的货物能尽快运到该去的地方。
老县令对着地图仔细查看,再次感慨图纸的清晰明确。
这是他手下的绘图师所做,足足三十多人跑了大半个月,才将星光县大致的道路绘制出,没想到给黎大人过目时,竟被对方找出一处错处,是东面一条人烟稀少的小道画短了,通过实地探查,的确是他们绘制错误,黎大人是对的。
对此老县令十分吃惊,他没去想这么小一条道,黎大人是怎么知道的,在他心中大人就是如此无所不知。
他看了路的走势,最后选择南北方向这条,主要是黎大人想建一个大型的储物中心,专门用来存放从地心之葵运出的各种物资,好作为中转处,这样需要大片空地,由于星光县东边是海没有空地,所以东西这条方向直接被排出了。
既然路线已经定好,他们尝试建造的高架路段,就定在北边最后那段下坡路。
鲁澹月已经想好建造思路,这两天她异常亢奋,连着两夜没睡想出来的,老县令怕她猝死喊人去睡,鲁澹月还不愿意,最后是搬出黎大人这张大牌,鲁澹月才老实回房去睡觉,她愿意走,还是因为她带的班底就有过高空作业的经验,虽然这次不是房子,是桥,但不建在水中,想来会更加容易。
按照她的想法,这旱桥各个部件都是先浇筑好,最后再拼接在一起,那连接口自然是越少越牢固,最好底座和桥面就是一体,可这里面有个问题,要尽量减少连接地方,那么单个部件体积就会很大,又是水泥加钢筋浇筑出来的东西,那个重量超出想象。
为了减少搬运路程,鲁澹月和老县令一致认为在造桥点附近浇筑桥墩最好,省去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