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50)
然东西不多,却寓意着好事成双,算是一个彩头,而且短短时间里,黎大人带着他们就从村到镇,那升级成城还会远吗?想到这,大家都是喜气洋洋,“以前说起谁家城里有亲戚,那叫一个羡慕,觉得他家了不得,现在好啦,不用亲戚在府城,以后咱们自个就能住在城里。”
“可不是,以前都是我羡慕别人,以后就该别人来羡慕我,找我拉关系。”
他们说话间,有画着彩脸的人鱼贯走上高台,抬起手亮了个相,不由激动开口,“来了来了。”
“哎呀,咱来得有些晚,这也太靠外,怕听不清啊。”
“谁能想到今日有这么多人。”
“将就着听吧,下次早点来就是。”
三人小声抱怨着,突然清晰到仿佛贴着耳朵的戏曲响起,三人一怔,下意识确认自己的位置,确实是最外沿没错,接着就是不敢相信地揉耳朵,台上戏子唱功深厚,即使离得远看不清人脸,可戏腔中的感情很充沛,急促的曲调,一下就让他们感受到台上那位四郎的焦躁与愁绪。
三人下意识收声,侧耳倾听戏曲,原本皱起的眉头松开,嘴角也不自觉含笑,边听还边抚掌,将近半个时辰的戏剧听完,他们还觉意犹未尽,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这是有铁匠铺后大人做的,早上卯时,中午末时以及傍晚酉时都会鸣钟,提醒大家时间。
“竟过去那么久吗?”
“唱得真好啊。”
“诶你们说,四郎最后能不能见到他的老母?”
“还是不见了,要是老太君知道自家四儿当了敌国驸马,怕是要难过一番。”
他们正说着,就有小厮拿着铁锣来讨赏钱,三人没多少犹豫,就从怀里摸出一枚铜板,丢入那铁锣内,毕竟人家唱得是真的好。
这三人当中就有周德旺,他虽然驻在蜂山收蜜,但大人将原本周家村的人都调到蜂山,几人一轮班,让他也能有休憩日,才得以来乐坊听戏。
他不由感慨,“我走南闯北那么多年,戏曲也听过不少,唯独今日唱得最好。”
另外两人闻言疑道,“虽然好是好,可没到这种程度吧?”
“远的不说,以前县城的小凤仙和成家班,我看不比这差,老弟啊,你听的曲子有点少。”
周德旺被讥嘲也不恼,“小凤仙和成家班是不差,可想听他们的曲子,一张票就要二十文,想要前排楼上的座次起码要五两银子,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起呢。”
听到他这样说,其余人沉默了,这二十文还是最外面,连个椅子都没有的站票,离戏台远不说,附近还人多嘴杂,有时连戏子的声音都听不到,即使能听到,也很模糊,连唱得啥都不知道,一场看下来讲了什么故事都不知道,观看效果确实大打折扣。
于是两人由衷道,“你说的有理。”
周德旺对此他们的话不算意外,此刻从戏曲的情感中脱离出来,他想到一事,“乐坊我也来过几次,之前虽然有音贝,可离得太远,曲子还是会受到影响,可今日是怎么回事,那戏清晰得就如在耳边。”
“你也发现了?我还以为是自己遇到奇事,长出一双顺风耳呢。”
“是不是那个?”说话的人一指墙上镶嵌的翡翠,“昨日还没有的。”
周德旺一拍大腿,“还真是。”
“之前我还和人猜这是什么,看现在这样子,应该是妖兽身上之物。”
周德旺听到这,内心不由充满感慨,以前他养蜂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听到妖兽二字,这代表着要死人,在妖兽恐怖的力量和无解的能力面前,人实在是太过渺小,哪会像现在